发表时间:2022-05-15 16:49
女性,退休,54岁,病程半年,反复出现头部发热,但头汗出,静止时也有汗出,稍微活动即出汗,甚至汗如雨滴,时时头痛,失眠,伴有咽喉不适,小便刺痛,频繁上厕所。
患者拒绝作尿液分析等检查,要求使用中医中药治疗。
舌脉:舌质淡红,苔薄黄,腻,双脉寸部弦急,关尺部滑。
辨病辨证少阴病心阳虚证
治法:潜阳归藏
方剂:潜阳封髓丹治疗
潜阳封髓丹:
盐黄柏20g 砂仁20g (后下) 炙甘草15g 白附片15g(先煎)
龟板20g(先煎) 牡蛎20g(先煎)
经过疗程为6天的治疗,患者症状明显缓解,头部出汗缓解,睡眠明显改善,中途只醒一次,但较快入睡,小便赤痛消失,咽喉不爽、干痒缓解,患者自觉甚为神奇。
效不改方,继续服用潜阳封髓丹为主,但增加了部分药物剂量:
盐黄柏25g 砂仁30g (后下) 炙甘草15g 白附片15g(先煎)
龟板20g(先煎) 牡蛎20g(先煎)
方义:砂仁辛温,能宣中宫一切阴邪,又能纳气归肾,附子辛热,能补坎中真阳。龟板潜阳之力较大,甘草补中土,有伏火互根的作用。方中黄柏味苦入心,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,色黄而入脾。脾胃调和水火之枢,黄柏一味入脾,则调和上中下三焦(三才)水火之功以具。砂仁辛温,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。甘草调和上下,又能补土伏火,使真火伏藏,则身之根蒂永固,故曰封髓。黄柏之苦与甘草之甘合用,苦甘化阴,砂仁之辛与甘草合用,则辛甘化阳。阴阳合化,交会中宫,水火既济,三焦上下交济,调和水火,收纳元气。
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,除仍有少许汗出外,睡眠改善,咽喉症状消失。目前要求患者继续复诊治疗。
罗红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