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22-03-09 16:47
主要症状:早期吃三黄片、清火栀麦片等可以缓解症状,但很快复发,病人自诉每天可以吃10袋三黄片,三黄片一整箱一整箱的买回家服用,无论春夏秋冬也要吃冰糕“下热”,平均每天吃4-5支冰糕才觉发烫好转。近三个月四处就医,辗转于多名医生治疗,多以苦寒清热药物为主,疗效甚微,检查了头部MRI,少许缺血灶,余未见明显异常。
来就诊时,患者饮食欠佳,胃肠反应大,吃不下东西,身有发热,但无汗出,自觉头面部发烫和耳痛耳心发烫,用手感受上述部位温度正常,与其余部位无区别,无耳鸣、耳聋,二便调和,睡眠一般,患者来诊为春夏之交,虽然头面部发热,但双下肢自觉发冷,穿两条春秋裤,上身穿短袖衬衣。
舌诊:舌质淡红,苔白腻,双脉三部均洪滑,按之则虚,类似于芤脉。
辅助检查:头部MRI,少许缺血灶,余未见明显异常。
辨病辨证为少阴病,少阴之火挟少阳经、阳明经上浮,上热下寒,真寒假热证.
辨病机:73岁女性,患者发热、上火、发烫,病机可能为肝肾阴虚,也有命门火衰,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苦寒药物和嗜吃冷饮,阴寒伤阳,头面部及耳部发烫,为体内阴寒至盛,逼阳外越的结果。苦寒冷饮也令胃气受损,故不思饮食。汤药冷服,为治疗真寒假热常用的方法。
治法:潜阳归藏,补益胃气
方药:潜阳封髓丹合益气聪明汤
方用潜阳封髓丹合益气聪明汤:
盐黄柏20g 砂仁20g (后下) 炙甘草15g 白附片15g(先煎)
龟板20g(先煎) 黄芪15g 白芍15g 人参 15g 蔓荆子10g
生姜5片 升麻15g 粉葛15g
水煎,冷药服用。
方义:方中黄柏味苦入心,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,色黄而入脾。脾胃调和水火之枢,黄柏一味入脾,则调和上中下三焦(三才)水火之功以具。砂仁辛温,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。甘草调和上下,又能补土伏火,使真火伏藏,则身之根蒂永固,故曰封髓。黄柏之苦与甘草之甘合用,苦甘化阴,砂仁之辛与甘草合用,则辛甘化阳。阴阳合化,交会中宫,水火既济,三焦上下交济,调和水火,收纳元气。白附片大补阳气,并收纳浮游之火归元,龟板潜阳。黄芪,蔓荆子,升麻、粉葛引经上行,人参补土补气。
为了提高疗效,针药并施。取阳明经、胆经和三焦经穴位,选用黄帝内针为主的手脚穴位,中渚、养老、曲池,双侧风池,太溪穴,悬钟,阳陵泉等,嘱每天前来针灸治疗。
第2日复诊,自我感觉良好,头面部发烫消失,耳心仍有疼痛,发烫,但是较前好转。针灸选穴同前。嘱停一切三黄片和寒凉食物,停吃冰糕。
第3日复诊,病情反复,嘱不要焦虑,告诉这是药物起效,正邪相搏斗的正常反应,继续目前治疗,在耳部原始点取穴加强针刺效果。
第4日复诊,感觉症状轻松一半,原方加大附子、黄柏、砂仁剂量巩固疗效,坚持每天针灸。
坚持14日的针药治疗,头面部及双耳心发烧症状消失,舌苔转薄黄,双脉濡,嘱长期服用陈香露白露。
罗红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