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21-03-30 12:53
2021年3月22日
漆某,男,49岁,胃胀1周,嗳气,食欲差,乏味,消化差,大便溏,怕冷,矢气频,小便正常,舌红,苔黄腻,
辩证:痞病 湿热阻滞,脾胃虚寒
处方:半夏泻心汤合焦三仙方
半夏15g 党参15g 黄芩12g 黄连3g
干姜12g 炙甘草8g 大枣10g 建曲15g
炒山楂15g 炒麦芽15g
服三剂
2021年3月25日
二诊,胃胀不适症状好转,食纳好转,大便成形,小便黄,脉滑,苔黄腻,舌红,原方加入栀子10g、荷叶12g。三剂。
2021年3月29日
三诊,无胃胀、胃痛,纳可,大小便正常,舌质淡红,腻苔已消,改用香砂六君丸健脾行气,方药:
木香10g 砂仁10g 陈皮12g 半夏12g
白术15g 炙甘草8g 党参15g 茯苓15g
二剂
按语:脾胃为后天之本,食欲不振,嗳气,病在胃,消化不良,餐后饱胀,大便稀溏,病在脾,患者素体阳虚,但湿热内阻,予以半夏泻心汤寒热同调,加用焦三仙促消化,之后脾胃功能恢复,但湿热仍未尽,舌苔厚腻,小便黄,说明湿热有下注膀胱趋势,原方加栀子、荷叶清热化湿利尿。之后患者舌苔正常,在予以香砂六君丸健脾行气,促中焦健运,体现治病求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