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22-05-10 16:53
2022年4月6日首诊:患者向某,男,55岁,一月前因眩晕于华西医院诊治,诊断为颈椎病,开具甲磺酸倍他司汀片、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改善眩晕的药物治疗,患者回家后感眩晕程度稍有减轻,但仍然有眩晕发生,尤其是与头位改变有关的时候,患者在朋友介绍下来我科就诊。经过查体初步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,考虑双侧后半规管管石症,当日予以手法复位,术毕嘱患者模仿日常睡觉起床动作验证效果,患者感明显缓解,嘱患者48小时内尽量避免平躺以加强远期疗效。
2022年4月8日复诊:患者诉未再出现睡觉、起床时剧烈眩晕、视物旋转,但感觉有持续性的轻微头晕头昏情况,缪奇祥主任中医师告知患者此为耳石症复位后正常反应,内耳长期适应耳石共存,突然复位后有个适应过程,此过程长短依患者个体差异而不同,配合黄帝内针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,患者欣然接受。
眩晕,主要责之于少阳经,但和阳明、太阳、少阴、厥阴有极大关联,故在选穴上应该一并考虑,头为上焦,依法于左侧腕部周围寻找反应点,在左侧劳宫、合谷、后溪、通里附近找到反应点,针30分钟,患者立觉神清气爽,没有了之前头重如裹、昏沉不舒之感。
2022年4月10日,患者专程来表示感谢,诉经过两次治疗后,眩晕病几乎治愈,对黄帝内针印象极好极深。
吴尧